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青年之於社會最大的資產,便在於能夠為時代帶來「改變」的無窮可能;《青年入陣——十二位政治工作者群像錄》一書中,記錄的正是青年政治工作者在體制內試圖改變的故事。這本書記錄十二位青年從政者楊懿珊、張惇涵、姚量議、高閔琳、陳光軒、林鶴明、陳紀衡、薛呈懿、詹晉鑒、洪慈庸、高潞‧以用‧巴魕剌以及唐鳳的政治路徑,他們在工作場域中理想與現實的拉扯,對於了解青年從政心路歷程有極高的參考價值。體制內的政治實踐就像拔河,每次角力都是一個階段,串成漸進改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讓從政者更細緻反思自身價值與政治價值的內涵,而非處在新、舊政治的絕對對立當中,進退失據。如果你有心以政治作為你的志業,或是你想更了解青年參政這個議題,《青年入陣——十二位政治工作者群像錄》能豐富你對政治實務方面的認識,提供生涯規劃的參考!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鄭麗君(行政院文化部部長)
  李重志(中央廣播電台副總台長)
  董建宏(國立中興大學景觀與休憩碩士學程副教授)
  楊斯棓(醫師,Ted x Taipei受邀講者,長年用各種形式推廣閱讀)

  誠摯推薦: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邱俊榮(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張鐵志(《新活水》總編輯)
  劉進興(總統府國策顧問)
  羅文嘉(水牛書店社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余思賢


  一九七四年生,現任社團法人慕哲人社理事長,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楊盛安

  一九八〇生,目前是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研究生。

宋致誠

  一九八八年生,目前是伊拉斯謨鹿特丹大學國際學院研究生。

郭姵辰

  一九九三年生,現任平面插畫家。

許家綺

  一九八三年生,現任立法委員邱志偉國會辦公室助理。

巫彥德

  一九八九年生,現任人生百味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營運。

盧沛丞

  一九九七年生,目前就讀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魏琬玲

  一九八〇年生,現任聯合報系寫作老師。

林淑靜

  一九八八年生,現任行銷工作者。
 

目錄

推薦序/ 請加入「堆石頭」改變社會的行列/鄭麗君
推薦序/ 你是誰?/李重志 
推薦序/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董建宏
推薦序/ 為光作見證,照光世間人/楊斯棓
 
書序青年入陣的反思/余思賢
前言當代的青年政治工作者/楊盛安
 
專訪
難違情義理
楊懿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任秘書)/撰文者‧楊盛安
生來要吃政治飯
張惇涵(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撰文者‧宋致誠
彰化雞農的政治夢
姚量議(中央畜產會副執行長)/撰文者‧郭姵辰
千山偏往,萬水獨行
高閔琳(高雄市市議員)/撰文者‧宋致誠
天王子弟兵的返鄉路
陳光軒(苗栗縣縣議員)/撰文者‧楊盛安
十年磨一劍的幕僚人生
林鶴明(總統府發言人)/撰文者‧許家綺
回鄉參政的竹科工程師
陳紀衡(南投縣集集鎮鎮長)/撰文者‧巫彥德
蘭陽不設限
薛呈懿(宜蘭縣縣議員)/撰文者‧盧沛丞
萬興勤人政治路
詹晉鑒(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里長)/撰文者‧魏琬玲
走入地方,用溫度延展理念
洪慈庸(立法委員)/撰文者‧林淑靜
「義」氣用事的原住民立委
高潞‧以用‧巴魕剌(立法委員)/撰文者‧余思賢
行政院裡的安那其
唐鳳(行政院政務委員)/撰文者‧巫彥德
 

推薦序

請加入「堆石頭」改變社會的行列

鄭麗君(行政院文化部部長)


  我很喜歡法國已故總統密特朗所說的一個小故事:「將一塊石頭放在另一塊石頭上面,一塊接一塊,這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一位異鄉人問工匠:『你們在做甚麼?』工匠回答:『我們在堆石頭。』接著在稍遠處,他又問另一位工匠同樣的問題,對方回答:『我們在蓋一座大教堂。』」
 
  這就是差異,根植於信念與願景的差異。政治工作者的「政治日常」看似差不多,但出發點不同,結果也將不同。從政者如果心中懷有民主的想像,透過公共思辨形塑理想藍圖,並能以終為始,每一塊石頭將會堆得不一樣,最終能夠引領社會蓋起一座承載理想的大教堂。
 
  政治理想有可能嗎?著名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另有一個經典比喻,他說,世界運行的方向或許經常由物質或精神上的利益所決定,但由「理念」創造出的「世界圖像」,猶如軌道的轉轍器,可以決定軌道的方向。我認為,從政者不應只是上車下車,而是可以透過治理方式的革新,扮演轉轍手(switchman),導引國家往理想的方向前去。
 
  文化在生活裡傳承與創造,卻是國家的根本,需要百年大計。一如我擔任文化部長時的初衷,文化部的使命不在於「治理文化」,而在於「文化治理」,希望能將文化視野帶入政府體制,融入國家發展的思維。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在打造一個有利於文化長期發展的政策架構,支持文化公民權自由、多元且平等的實踐,讓文化成為改變的力量,改變心靈、改變生活、改變社會,也改變政治。
 
  我也同時深刻體認,政治必須被改變,包括政府整體的體制運作、政策思維、計畫制定及預算編列模式,乃至於政治文化都需要不一樣的「文化治理」才有長遠的可能。唯有追求一個能夠實踐理想與價值的政府體制(無論誰在體制的任何一個位子上,都能真正「做事」),也才能真正為人民帶來改變,帶來新未來。
 
  我一直相信,青年之於社會最大的資產,便在於能夠為時代帶來「改變」的無窮可能;《青年入陣——十二位政治工作者群像錄》一書中,記錄的正是青年政治工作者在體制內試圖改變的故事。本書記錄他們的政治路徑,在工作場域中理想與現實的拉扯,對於了解青年從政心路歷程有極高的參考價值。體制內的政治實踐就像拔河,每次角力都是一個階段,串成漸進改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讓從政者更細緻反思自身價值與政治價值的內涵,而非處在新、舊政治的絕對對立當中,進退失據。
 
  作為一位曾在街頭倡議、參與智庫、兩度入閣及擔任立委的政治工作者,我歷經三度政黨輪替,深刻體認政治的變與不變,只要心中懷抱理想,總還是有在體制內突圍的機會。我希望以此期許從政的年輕人「逆風而行」,不要只是搭順風車,經歷心志磨練後,終將成長成不一樣的政治實踐者。
 
  誠摯邀請您加入青年世代「改變社會」的行列,只要起身而行,一定會有可以奮戰的位置,讓我們一起為深化臺灣的民主盡一份心力!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6531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難違情義理  
 
專訪楊懿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任秘書)
 
撰文者:楊盛安
 
「陳水扁是政治人物的啟蒙,他捲起的旋風,確實讓大家覺得他是可以帶領臺灣改變的一號人物……陳水扁競選連任臺北市長時,我正在墨爾本念書,盯著Yahoo首頁,開票時要透過手動更新,瞭解臺灣的政治脈動。」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任秘書楊懿珊娓娓道來。陳水扁連任失敗,她和許多六、七年級出生的熱血青年同感失落,對故鄉的牽掛則是她比較不同的地方。
 
初見,政治人物的啟蒙者
 
楊懿珊的政治思想啟蒙源自於父母,當她就讀板橋文德國小三、四年級時,他們拿著黨外時期的刊物並嚴正地批評課本那些歌功頌德的教材內容。父母的心情也是矛盾的,擔心楊懿珊到學校去宣揚不同於課本的想法。她說,「我心裡開始對國立編譯館教材的內容產生諸多疑問,後來去到國外,接觸了不同於臺灣的本土觀,我才再去檢視自己是誰。」
 
二〇〇二年,陳水扁以民進黨主席的身分約見青年部,席間他請每個人抒發己見。當時的楊懿珊是實習生,首次近距離面對黨主席,她直率地說:「臺灣應該要討論『媒體規範』,現在新聞臺的各種亂象,令我實在看不下去。」陳水扁點點頭,回覆說:「我們在媒體議題要很小心,基本上最高的價值是捍衛新聞自由。」在受訪現場中,楊懿珊回憶著十六年前的往事,差點壓抑不住自己波濤的情緒:「我必須強烈地批判高度商業化的媒體,它們是民粹式的監督,已逐漸喪失第四權的角色,非常可惜,臺灣缺乏理性監督的媒體!」有此言論,源於她就讀澳洲國家大學時,深受美國哲學家杭士基(Norm Chomsky)的影響。
 
楊懿珊是新北市板橋人,新埔國中畢業後去澳洲讀書,曾在澳洲、英國求學。進入市府團隊前擔任行政院文化部次長辦公室專門委員,負責文化事務和國際文化交流。「政治圈裡,誰和誰在校園認識,進社會後就方便就近照顧;我是國中畢業就出國讀書,與臺灣朋友連結較少,少了一群學長、學姐,在政治圈相對就落單許多。直到進入黨部、臺灣智庫、國會辦公室,才開始建立人脈,其實也是傳承了林佳龍、鄭麗君的人際網路。」楊懿珊感恩的表達自己特殊的背景,所以這兩位先進也是提攜她的重要「老闆」。
 

 

 

 

因為疫情影響,2020年考研複試延遲,國家線將於4月中旬公布。往年3月這個時間點已有不少學校進行過第一輪複試選拔,部分同學甚至已收到擬錄取通知。 ... 在各位考生準備複試之際,不少研究生在讀的師兄師姐給出一些好的複試建議,同時也勸大家想清楚再讀研。因為讀研並非全是自豪與驕傲,裡面也有不少悔恨與淚水。 事實上,這樣的情緒在研一學生中比較常見。遇到好的課題組與導師,可能情緒會調整得比較快。反之,沒有遇到對的導師,這樣的情緒也許放大,甚至導致部分學生選擇退學,拿上一份肄業證。 那麼,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考生們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後,卻變得不再快樂,甚至想要退學呢? ... 一是課題壓力,太累或是壓根不喜歡科研。 與本科階段課程學習不同,大部分課題組都有嚴格的作息時間,輔助指紋打卡、刷臉打卡。比如早八晚十、一周六天或是七天無休。遇到組會匯報、連續實驗或導師催材料,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理工類學生可能還會面臨大量實驗。與大學時認真複習後考試會有高分回報不同,碩士階段實驗除了前期調研、討論與預判外,還得「聽天命」。之前聽一位學生說過,她的科研就是「玄學」,而不是科學。實驗探索失敗是常有的事,甚至幾周、幾個月的實驗白做,讓人有退縮的想法。 此時,對科研有興趣或有讀博規劃還行,容易找到堅持的理由,熬過這個坎。否則,一旦內心拒絕學術,本就不喜科研,更不愛精讀文獻的話,3年碩士生活將是無比痛苦的。 ... 二是生活單調無趣,無戀人,少朋友。 前文也說了,每個人都有導師安排的課題。在課題組內並非是所有人都能相處融洽,善意或惡意的競爭時常發生。很多人感覺讀研之後好孤獨,交不到真心朋友。 周邊的人不是在忙著學習,就是和對象出去玩,一天實驗忙碌下來,回宿舍更是洗洗就睡啦!之前,有個大牛學者給我講過一件事:他讀博回宿舍晚,室友已休息;早上他起床時,室友已出門去實驗室,基本上就沒有交流。 其實,到了碩博階段,會感覺圈子變小、社交能力在下降,甚至是找不到人訴說壓力。此時,要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或是無法全身心投入課題,讓自己忙起來遺忘一切,那麼就會感到課題組內僅自己是多餘的。 ... 三是與導師談崩啦! 在平臺小西看過不少高校或研究院所的肄業證書,如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在他們留給後來者的建議中,說的最多的就是導師問題。 導師群體很大,並非所有人都稱得上「師者」。因此,遇到不好的導師,名下幾個學生都很痛苦,讀研苦、畢業更苦。 期間,不止怕接導師電話、怕見導師或怕進實驗室,臨近組會、畢業前夕更是會有心悸的感覺。加上部分課題組例會頻率是一周一次,你會發現讀研期間不是在開組會,就是在準備組會匯報,哪有快樂可言啊。 ... 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抑鬱,甚至想不開。也有人忽然開竅,不再考慮科研、學術,轉為混文憑。摸清導師脈絡後,要啥就給啥,早畢業早遠離。不走科研路,如今碩士學歷還是有不低競爭力的。 近期,小西也鼓勵過不少私信我的研三學生。他們遇到了人生最大的難題:導師卡著學位論文不讓送審,或是直接讓填報延期申請表。 可是,他們已達到畢業的小論文要求,學位論文初稿也出來啦!小西看過發來的2本學位論文,說優秀肯定是騙人,但是確實還行。導師肯指導,修改個幾稿,之後送審、過盲審肯定不是問題。 ... 當然,考研不快樂的原因還有不少,如對未來求職的迷茫,感覺碩士也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或是沒有穩定收入,每月幾百補貼不夠自己生活,而大學同學工作後卻是有房有車,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 另外,還有就是家人與朋友的期望過高,也會帶來極大的壓力。很多考生從雙非院校,尤其是二本、三本,通過努力考入985大學碩士後,期望得到改變。可是,入學後發現自己很難融入,短期內也找不到繼續努力的目標。 ... 文末,小西想說考研成功已證明一個人的優秀,也給過去的努力畫上一個句號。未來的路還得自己走,想清楚自己內心要什麼,往一個方向努力。也許,快樂就會回來啦! ⚪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7R5yay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434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梧棲英倫油頭專業染髮燙髮髮廊大雅減齡的燙髮風格推薦染髮髮廊大甲韓式雲朵鬆鬆燙推薦染髮髮廊台中西區逗號瀏海
神岡中長髮尷尬期 台中南區如何維持頭髮的顏色 台中南屯染髮推薦神岡及肩直髮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一中商圈推薦頭皮舒活護理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台中髮廊台中東區韓男卷髮推薦髮廊 霧峰新髮型設計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台中專業剪髮台中中區頭髮燙捲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南屯霧感流行髮色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日韓髮色台中染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買這個就對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